制冷劑對全球環境的影響指標主要有臭氧消耗潛能(ODP)和全球變暖潛能(GWP);除了對環境的影響,制冷劑還應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,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。
ODP(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,臭氧消耗潛能)
ODP表示大氣中氯氟碳化物質對臭氧層破壞的能力與R11對臭氧層破壞的能力之比值,R11的ODP=1.0。ODP值越小,制冷劑的環境特性越好。根據目前的水平,認為ODP值小于或等于0.05的制冷劑是可以接受的。
GWP(Global Warming Potential,全球變暖潛能)
GWP是溫室氣體排放所產生的氣候影響的指標,表示在一定時間內(20年、100年、500年),某種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對應于相同效應的CO2的質量,CO2的GWP=1.0。通常基于100年計算GWP,記作GWP100,《蒙特利爾議定書》和《京都議定書》都是采用GWP100。
制冷劑的安全分類

制冷劑應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,安全性主要包括毒性和可燃性,國家標準《制冷劑編號方法和安全性分類》GB/T 7778-2017將制冷劑的毒性分為A類(低慢性毒性)、B類(高慢性毒性),將可燃性分為第1類(無火焰傳播)、第2L類(弱可然)、第2類(可然)、第3類(可燃易爆)。根據GB/T 7778-2017,制冷劑安全性細分為8類,分別為:A1、A2L、A2、A3、B1、B2L、B2、B3,其中,A1最安全,B3最危險。
常見制冷劑的ODP、GWP,以及安全分類如下:


